教宗归还加拿大原住民62件文物
梵蒂冈于周六向加拿大原住民社区归还了62件文化文物,这标志着天主教会为正视其在压制原住民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教宗良十四世将这些文物,包括一艘标志性的因纽特皮划艇,以及相关文件,交给了加拿大天主教主教会议代表团。该代表团预计将把这些文物归还给各个原住民社区。梵蒂冈和加拿大教会发表联合声明,称这些文物是“礼物”,也是“对话、尊重和友爱的具体象征”。
这些文物原为梵蒂冈博物馆民族志藏品的一部分,该藏品被称为“世界灵魂”(Anima Mundi)博物馆。在更广泛的博物馆辩论中,梵蒂冈一直对归还殖民时期从原住民手中掠夺的文化物品的问题持保留态度,而该藏品也因此成为争议的焦点。
梵蒂冈收藏的大部分物品是天主教传教士送往罗马,用于1925年在梵蒂冈花园举办的展览。梵蒂冈坚称这些物品是赠予教宗庇护十一世的“礼物”,教宗希望借此庆祝教会的全球影响力、传教士的贡献以及他们所传福音的原住民的生活。
但历史学家、原住民团体和专家长期以来一直质疑,鉴于当时天主教传教机构中存在的权力失衡,这些物品是否真的可以自由赠予。在那些年里,天主教修会协助加拿大政府推行强制同化政策,旨在消除原住民传统,加拿大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称之为“文化灭绝”。
该政策的一部分内容包括没收用于原住民精神和传统仪式的物品,例如1885年禁止举行原住民重要仪式——馈赠宴(potlatch)的禁令。这些被没收的物品最终被加拿大、美国和欧洲的博物馆以及私人收藏家收藏。
2022年,教宗方济各会见了前往梵蒂冈接受教宗就加拿大寄宿学校事件道歉的原住民领袖,此后,归还梵蒂冈藏品的谈判进程加快。访问期间,他们参观了梵蒂冈收藏的部分物品,包括因纽特皮划艇、贝壳串珠腰带、战棍和面具,并要求归还这些物品。
方济各后来表示,他赞成逐案归还这些物品以及梵蒂冈收藏的其他物品,他说:“如果可以归还,如果有必要做出姿态,那就应该这样做。”
梵蒂冈于周六宣布,这些物品已在圣年期间归还,恰逢1925年这些物品首次在罗马展出100周年,当时的展览是该禧年的亮点之一。梵蒂冈和加拿大教会的联合声明称:“这是教会分享的一项举措,伯多禄的继承人将这些文物委托给加拿大教会,这些文物见证了信仰与原住民文化相遇的历史。”
声明还补充道,加拿大天主教教会高层承诺确保这些文物得到“妥善的保护、尊重和保存”。此前,官员们曾表示,加拿大主教们接收这些文物的前提是,最终的保管者将是原住民社区本身。
这些文物预计将首先被送往位于魁北克省加蒂诺的加拿大历史博物馆。官员们此前表示,届时专家和原住民团体将共同努力,确定这些文物的来源,直至具体的社区,并探讨如何处置它们。
加拿大驻梵蒂冈大使乔伊斯·纳皮尔表示,归还原住民土地一直是加拿大政府的首要任务,加拿大驻梵蒂冈大使馆多年来一直与梵蒂冈、加拿大教会和原住民社区就此进行磋商。
她告诉美联社:“这是历史性的,也是原住民社区一直以来所期盼的。今天的声明是迈向和解的重要一步。”
作为对天主教会殖民历史进行更广泛反思的一部分,梵蒂冈于2023年正式废除了“发现论”。该理论源于15世纪的“教皇诏书”,这些诏书使殖民时代对原住民土地的掠夺合法化,并构成了当今某些财产法的基础。
这份声明标志着梵蒂冈历史上首次承认自身在欧洲列强殖民时代暴行中所扮演的共谋角色,尽管它并未回应原住民要求梵蒂冈正式撤销教皇诏书的诉求。
梵蒂冈周六在声明中援引了2023年对“发现教义”的否定,称利奥归还文物标志着方济各开启的“旅程”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