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在 Facebook 上
海外市场渴望中国制造的汽车
尽管环境充满挑战,中国汽车制造商仍加快了海外市场的扩张步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汽车海外出货量为50.4万辆,同比增长34%。这些车辆包括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和特斯拉等国际品牌的车辆。
前四个月出口总量为183万辆,较2023年同期增长33.4%。2023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数据显示,目前有30多个国产品牌出口汽车,其中前五名的汽车出口额占比超过40%。
上汽、奇瑞、比亚迪和长城汽车等领先出口商通过当地经销商建立分销渠道并建立海外工厂,通过本地化提高市场份额,从而巩固了在海外的影响力。
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也是海外扩张的有效策略,例如中国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零跑汽车与欧洲汽车集团Stellantis的合作。
经过200天的谈判和监管批准,双方上周宣布合资公司零跑国际将于9月开始在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等九个欧洲国家销售零跑新能源汽车。
从第四季度开始,这些车辆将销往南美、中东和非洲国家,以及印度和亚太地区。
除了零跑汽车的国内工厂外,零跑汽车还将在海外的Stellantis工厂生产。
零跑汽车CEO朱江明表示:“未来政治和地区的不确定性很可能使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走向全球制造成为必然。”
他发表此番言论之际,美国上周宣布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其中包括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光伏电池、半导体等行业。
业内专家表示,鉴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主要销往欧洲、中东和东南亚,此次加征关税对中国的影响有限。 2023 年,美国占出口额不到 0.5%。
与此同时,在野马 Mach-E 和特斯拉 Model 3 等美国电动汽车车型中,30-51% 的零部件来自中国。行业专家表示,如果没有负担得起的中国电池和材料,这些车辆对于美国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会变得过于昂贵,从而可能阻碍美国的电气化努力。
研究公司 Data-Force 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制造商 3 月份在欧洲市场的份额首次超过 4%,销量为 57,400 辆,较 2023 年增长 6.6%。
上汽集团名爵品牌销量领先,增长10%至25,642辆,而比亚迪则大幅增长,销量达2,620辆。小鹏汽车也实现了大幅增长,销量达到 462 辆。
5月初,小鹏汽车与澳大利亚经销商TrueEV合作,标志着其进入该国市场。继在阿联酋、埃及、泰国、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和澳门等其他地区建立经销商合作伙伴关系后,该公司计划于第四季度在澳大利亚推出 G6 SUV。
小鹏汽车首席执行官何小鹏在4月的2024年北京车展上宣布,今年计划将出口目的地从3个国家扩大到20多个国家,目标是未来一半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
巴西已成为中国汽车的热门目的地。巴西经销商协会Fenabrave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巴西共销售新车4.8万辆,较2023年同期增长8倍。
这归因于巴西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 2023年,中国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猛增91%,达到创纪录的9.4万辆。
比亚迪成为巴西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奇瑞和长城汽车跻身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五名。
“拉丁美洲正处于电动汽车时代的黎明,”巴西汽车行业专家安东尼奥·马丁斯说。他补充说:“消费者感受到先进技术的新颖性,中产阶级购买电动汽车的部分原因是价格范围可以承受。”
长城汽车在巴西设有工厂,作为其全球智能制造基地,遵循全球标准,采用先进的生产和质量管理实践。
该汽车制造商的目标是今年海外销量达到50万辆,同比增长59%,并预计到2030年达到100万辆。2023年,该公司在中国境外的汽车交付量达到创纪录的31.4万辆。